让孩子养成好习惯
作者:admin 日期:2015-04-03 浏览

习惯,简单地说,就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。人们通常把对自己有益的习惯称为好习惯,相反,坏习惯就是不好的习惯,对自己或者对别人无益。

  其实,习惯怎么解释并不重要。让人困惑的是,习惯一旦养成,就很难改变,尤其是坏习惯,可谓积习难改啊。

  如孩子不好好吃饭,吃手,爱打人,做事磨蹭,爱哭闹等等。

  爸妈们最想知道的就是:怎么让孩子改掉坏习惯,养成好习惯?今天的文章,我们就来聊聊坏习惯。

  惩罚坏习惯?“硬碰硬”不如“以柔克刚”

  传统的育儿观念认为,要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必须用惩罚的手段。很多人认为,惩罚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,孩子在内疚和自责之下,学会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,并促使他们用意志力来克服、纠正这些坏习惯。

  看起来,惩罚对于坏习惯的纠正有一定的效果。但是,惩罚也必须有讲究,使用不当的话,很容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。

  比如,很多小宝宝(0-3岁),他们最开始出现的一些“坏毛病”,本来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,比如吃手,打人等。但若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反应过激,甚至批评打骂,那么孩子的这些行为不仅不会消失,反而容易“固化”。于是一开始的“打人”只是一种单纯的手部动作,后来就真的成为了“有意”地要攻击他人,或者借此引起大人的关注。

  通过静观育儿后台问题可以看到,很多孩子的“坏习惯”,其实就是这样被父母生生教出来的。

  而待孩子大一些后,他们的坏习惯一旦养成,不管好坏,都逐渐成为他们自己的一部分。而惩罚是一种否认——只有做得不对才会被惩罚,如果孩子总因为坏习惯受到惩罚,他会很自然地认为自己不好,而不是想办法纠正。尤其是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,惩罚反而容易助长孩子的坏习惯。

  如何才能让纠正坏习惯变得轻松简单些呢?积极心理学家认为,如果先接纳坏习惯,那么改变坏习惯就会变得容易得多。举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,如果我们把坏习惯当成敌人,站在自己的对立面,那么就会感觉双方都较着劲,硬碰硬,很难攻破;可如果把坏习惯当成朋友,当发现朋友事情做错了,我们仍然可以包容他,而对于我们提出的建议,朋友也会虚心接受,那么问题就好办地多。换句话说,这也是用以柔克刚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坏习惯。

  不过,接纳坏习惯也并不简单。

  认识并接纳坏习惯——它曾让“它的主人”获益

  认识坏习惯是接纳它的第一步。从习惯的形成模式上看,任何习惯都曾让“它的主人”获益,好习惯如此,坏习惯也如此。

  除去生理因素,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必然会经过多次这样的循环:行为发生——得到奖励/惩罚——行为被强化。比如,一个人在做了某件事情之后,得到了奖励(内部或者外部),这就给他一个正强化,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,他就会尝试用同样的方式去做,因为他知道“这样做可以得到表扬”,渐渐地,就会形成“这么做”的习惯。

  比如,我认识一个男性朋友,他有严重的拖延症。每次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都要在最后一分种才做完。如果限定时间是周三,那么周一、周二总不能集中精力做和工作任务相关的事情,总是上网看看新闻,或者听听歌什么的,到了周三,开始着急了,最后熬夜把工作做完。他知道这个习惯不好,尤其对身体伤害很大,下了几次决心要改,可就是积习难改。这让他对自己失望,非常痛苦。

  这个坏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?上小学时,我的这个朋友很聪明。他平时不怎么复习功课,只要在考前突击几天就能够取得好成绩,也因此大人们都认为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。而有些同学平时学习比他努力,可考试成绩也没比他好多少,这给他很大的满足感。这个习惯沿用到工作上,就是在最后关头才努力,虽然领导也说他这个习惯容易耽误事儿,但是看到他做出来的东西却又表示称赞,而且领导都喜欢加班干活的员工。于是,我的这位朋友,在内心深处又把这个工作习惯看成一种聪明人的高效工作方式

  从某种程度上说,他的拖延症一度让他受益,他的潜意识里并不想改变它,这才导致拖延症难以“救治”。当然,若能明白,阻碍自己改变的恰恰是自己,那么下一步,“改变”就会更容易发生。

  再比如,孩子在很小的时候,都是通过哭声来获得父母的关注,来满足他的需求(奶水、玩具、父母的陪伴等)。慢慢地,孩子能发展出更多的需求信号。如果父母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信号,那么孩子就不需要凡事都通过哭声来表达。

  而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呢?那么孩子就可能会继续用哭声——这个曾经让他获益的行为方式,来表达需求。这时候,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哭声及时回应了,就会给孩子一个正面强化。在下一次表达需要得不到满足时,同样采取大哭的方式。如果大哭的方式每每得逞,孩子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通过哭声来“要挟父母”得到满足的习惯。

  总之,每一个坏习惯的形成都有对他有益的根源,任何坏习惯都曾经让“它的主人”获益过。知道了这一点,是不是对坏习惯突然有了一些怜悯之心?那就把它当成朋友吧,像朋友一样地接纳它、帮助它。这样,你会发现纠正坏习惯并不需要你用极强的意志力去与之斗争,也不会因自己的“战斗失败”而感到沮丧。你会重新获得一种旁观者的视角,很坦然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。

  而对于孩子身上的坏习惯,就更加不要嫌弃和怒喝,因为其形成的根源往往在于父母不科学的教养方式。父母调整好心态,变换教养方式才最重要。

  孩子常见的“坏习惯”及应对教养方式

 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,我想把孩子常见的几种坏习惯和相对应的教养方式整理一下,也许帮助父母们更好地接纳和改变孩子的坏习惯。

  Tip:下文所提及的规则建立、延迟欲望满足、习得性无助、拖拉、亲子沟通技巧等,过往的文章中均有详细阐述,回复“目录”即可查看。

  1.孩子哭闹任性。

  认识:孩子应该是以哭闹的方式得到过满足,而父母给孩子建立规则时不坚定。

  对策:延迟欲望满足,合理建立规则。

  2.不愿意做家务。

  认识:父母事事包办,让孩子形成了习得性无助。

  对策: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感。

  3. 不会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。

  认识:父母可能多用灌输性的方式向孩子讲述知识,压制了孩子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。

  对策:多进行亲子沟通,引导和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。

  4. 不合群,动不动就和同学发生冲突,比如爱打人。

  认识:孩子可能是安全感不足,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。

  对策:父母多陪伴和拥抱孩子,多做亲子互动,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,再引导合适的人际交往方式。

  5. 总想玩PAD或手机游戏,没有时间概念。

  认识:孩子在接触PAD或手机游戏时,父母没有给孩子约定时间,或者设了时间规定却没有坚定地执行。

  对策:和孩子一起制定游戏规则,包括时间、方式等,然后坚定而温和地执行。

  6. 做事情拖拉。

  认识:可能是孩子天性使然,除此之外,考虑是不是父母的要求过于严格,或者父母比较专制,孩子以拖拉来反抗。

  对策:如果孩子天性性子慢,父母不用总是催促,和孩子玩“管理时间”的游戏,让孩子慢慢学会不慌不忙地将事情做得井然有序即可。如果是后两种情况,就放低对孩子的要求,多听听孩子的想法,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,并尊重孩子的选择。

  7. 不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

  认识:可能是父母性格内向,不喜欢结交朋友,还可能是抚养人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的机会比较少,不经常和别的孩子一起玩。

  对策:父母做榜样,多带孩子提供社交活动的机会,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。